公司品牌的创建要用战略思维进行战略布局,善于抓住机遇,利用一切有利时机积极推进各项战略措施,逐步使各个战略目标成为现实。信号女子突击队作为中铁武汉电气化局的一张亮丽名片的成功推出,就是公司对品牌的顶层设计、顶格部署、高位推动的结果。
公司品牌是通过一系列市场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形象认知,感觉,品质认知度,品牌是公司塑造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基石,在产物同质化的今天,为公司和产物赋予个性、文化等许多特殊的意义。所以,打造一个成功的品牌是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课题。2014年,公司改制,重组为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新公司,新气象,重组后的公司亟需自己的品牌,在行业内和社会上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树立公司形象。同时在打造品牌过程中形成的鲜明特色的公司文化,可以使公司成员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产生对公司目标、准则、观念的认同感和作为公司员工的使命感、归属感、荣誉感,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公司重组,百废待兴,如何创建具有特色的公司品牌,让这个品牌与众不同,辨识度鲜明;如何让创建的品牌不是昙花一现,而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如何让创建的品牌具有职工群众基础,得到职工群众的支持;如何让创建的品牌能引起社会媒体的高度关注,尽快推出等问题都是摆在公司面前一道道难题。信号女子突击队这这些难题找到了答案。
因势而动,抢抓机遇,创建品牌
品牌的创建首先要善于挖掘典型,发现典型,创造典型,更要把握机会。2015年在盛夏的兰渝线上,信号女子突击队在长达116公里的铁路线上,10个信号机械室里顶着高温施工,每天挥汗如雨,场面感人,令人震撼,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兰渝线信号主体施工,得到了建设单位、各配合单位以及集团公司领导的高度评价,各方宣传热度空前。彼时宣传铁路一线女性集体较少,我们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在集团公司工会的指导下,当年就向湖北省总工会申报了湖北“湖北五一巾帼奖”,为信号女子突击队的推出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信息开放的互联网时代,品牌不持续发展,就会被忽视,被遗忘。在突击队成立30周年之际,我们举办了信号女子突击队建队叁十周年暨转型发展座谈会。确定了将突击队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学习型、工匠型、创新型、管理型的“四型”团队目标。“四型”目标的确立的赋予突击队这个品牌更深刻而新颖的意蕴,从而提高了突击队品牌的附加值。
顺势而为,突出重点,树立典型
选树典型是公司发展的领航标,是公司鲜明旗帜的标识,是引领公司进步的原动力,不管是有形的事迹,还是无形的精神,都是塑造公司形象、宣传公司文化、创建公司品牌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信号女子突击队集体的成功推出,给突击队成员的成长提供了一片沃土。我们有计划、有目标的从队伍中挑选技术业务好、个人素质好、职工群众威信好的队员,进行重点培养和宣传,时任队长王艳鸽经历了十年一线的沉淀,厚积薄发,极具代表性,我们以突击队为基础,推选出了王艳鸽这个先进典型人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借势而上,创新创效,精准发力
先进典型的树立也要把准时代脉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在时代创新的大背景下和突击队的成功推出契机,我们借势而上,2016年成立了信号女子突击队创新工作室。围绕信号技术的更新换代,工艺和设备的革新改造开展技术攻关,推广普及创新理念、技术和方法的工作目标。工作室从组织机构,工作方案,管理办法,活动开展等方面形成了自己完善的管理制度,让每一项课题立项、研究、申报和阶段性工作都有着严谨的工作程序。创新工作室的创建拉长了突击队的“短板”,为突击队的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让这个优秀集体更加顺应时代潮流,扩充了突击队的宣传亮点,提高了突击队的宣传平台,延伸宣传触角,也为突击队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应势而动,人才培养,团队建设
建立一个有效的品牌人才培养机制对于公司提升品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突击队要发展,就必须时时“充电”,吸收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团队“软实力”,增强竞争优势,同时培养团队的后备力量,保持团队持久的生命力。我们以王艳鸽、李腾飞等工匠、劳模为引领,积极组织先进典型、技术专家、优秀技能人才在队伍中做好“传、帮、带”工作,大力开展“双导师带徒”活动,储备突击队发展所需的工匠技能人才,既传承优秀技能,也传播工匠精神。我们制订了《信号女子突击队学习教育实施方案》,要求突击队员政治理论学习全年化,业务技能学习、技术管理学习常态化,以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打造学习型、工匠型突击队人才。
我们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协作等多种项目,把挖掘人才、打造队伍作为我们竞赛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使之成为队员脱颖而出、崭露头角的“孵化器”。我们下发了《对于在信号女子突击队中开展首届“巾帼工匠”推荐评选活动的通知》文件,在梅汕、连镇、汉十项目中开展了信号女子突击队“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劳动竞赛活动。不断激发员工学技术、钻业务、练技能的热情,提高个人素质,从而提高团队的综合素质。
聚势而强,整合资源,强化宣传
对内对外品牌宣传工作是公司品牌创建的重要的环节,我们充分利用党政工团宣传平,形成齐抓共管,凝聚对信号女子突击队的宣传合力。
我们确定了“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信号女子突击队”的名称,定制了突击队队旗,设计了突击队队服,队徽,提炼了“勇于争先、自强奋进、创新超越,甘于奉献”的团队精神。设立了信号女子突击队活动基地及办公室,出版专题画册《芳华》《群芳争妍谱丹青》、首届巾帼工匠宣传折页。拍摄微电影《承诺》及《创新的战歌》《铿锵玫瑰铸芳华》等专题片。
突击队所在的工程,在醒目位置,如信号楼、项目部(作业队)驻地等地方悬挂条幅、标语,室内张贴展板、标识牌等宣传标志,使宣传标识视觉识别突出,做到工地有队旗、驻地有口号、工程有标牌、队员有标记。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增强队伍的辨识度,增加集体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同时也固化了这个集体的特色标识。
我们立足突击队参加的重点工程,形成公司、项目部(分公司)上下联动,整合资源,把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公司网站、地方电台、各大报刊等各种宣传平台,精心策划,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突击队在重点工程的工作、学习、施工情况,大力宣传在重点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让信号女子突击队这个品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信号女子突击队相继荣获“湖北省工人先锋号”湖北省“叁八红旗集体”等省部级奖项8个,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国巾帼文明岗”等国家级奖项5个,信号女子突击队的知名度也在行业内打响,逐渐成为公司一张亮丽的名片。
创新工作室成立的8年时间里,发表蚕颁成果9项,施工工法5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9项,基本保证每年都有1-2项成果推出。信号女子突击队创新工作室被湖北省总工会命名为湖北省示范性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精品视频在线一区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我们把创新工作室工作与信号女子突击队工作室密切联系、相互依托,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王艳鸽先后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湖北省岗位青年能手、中央公司劳动模范称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王艳鸽以湖北产业工人的代表身份当选为湖北团省委兼职副书记。并出席湖北省第十一次、十二次党代会和中央公司系统(在京)党代表会议。王艳鸽个人所获得的荣誉和奖项都是以信号女子突击队这个集体为坚实的基础,而信号女子突击队也因王艳鸽的成绩而使知名度和辨识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形成了个人与集体荣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人才培养出佳绩。在集团公司举办的首届信号技术比武中,10名队员参加比武,荣获女子组前两名,青年组第一名;2名队员在汉十高铁四电“技术比武大赛“中分别斩获一等奖和二等奖;“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上,在100多名高手如云的赛场上,突击队派出的4名队员全部获奖,袁晨曦、刘芳更是力压群雄,斩获信号工种个人第一、二名,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彰显了团队强大的专业实力,也再次凸显了突击队“工人先锋号”的盛名。突击队先进典型层出不穷,继队长王艳鸽后,袁晨曦先后荣获湖北荆楚工匠、湖北五一劳动奖章的荣誉称号。突击队梯队人才培养取得成效,团队的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突击队参建的汉十高铁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湖滨站在广州局电务系统2022年联锁更改工程11家参建单位评比中荣获第一名;参建的武九、潢川、兰新、广茂等项目获得业主各类表扬通报和感谢信共7次,有效促进经营开发工作。王艳鸽和信号女子突击队的事迹通过《工人日报》《中国妇女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及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江西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学习强国平台传播,在行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队长王艳鸽带着自己和突击队的先进事迹先后走进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武汉科技职业学院,开放大学,郑州铁路学院,中铁叁局等高校和公司进行宣讲。进一步提高了信号女子突击队的行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信号女子突击队,堪称中国铁路建设信号行业的一支标杆。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武汉电气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