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中文EN
???
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

鲁巴河上的外籍员工萨维尔

来源: 时间:2025年01月02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12月的中国,多数地区寒风凛冽,落叶纷飞,而在马来西亚砂捞越州鲁巴河上,赤道的烈日依旧炙烤着一切。在的搅拌船维修间内,印尼工人萨维尔(厂补飞颈谤)猛灌了一大口冰水,然后摘下手套,拿出手机看着妻子发来的和小女儿的合照,虽然满脸疲惫,嘴角却不知不觉地露出了笑。
  萨维尔所在的鲁巴跨海大桥项目由中铁大桥局承建,是马来西亚在建的最大单体桥梁项目,大桥全长4844米,预计在2026年4月建成通车。
  “沉站长,设备我都检查保养了一遍,昨天晚上25号墩打灰到太晚,我在维修室这里眯一会,有事叫我。”和搅拌站站长沉洋打完电话,睡意再也抵挡不住,萨维尔靠着椅背,鼾声渐渐清晰。
  时间回到2022年5月,鲁巴跨海大桥项目开工建设一年后,萨维尔在老乡的介绍下,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决心,毅然和十余个老乡一起坐上了开往马来西亚的大巴,成为项目建设大军中的一员。
  萨维尔的父亲几年前动了手术,肠道切除了大半,母亲也因为干活摔倒,腿一直瘸着,哥哥一直在外闯荡,妻子带着两个小孩,干点农活勉强填饱肚子,家庭的重担早早地便压在了他的肩上。
  他并没有被眼前生活的困境所打倒。到了项目上,他脏活累活抢着干,很快就在众多印尼工友中脱颖而出。多劳多得,他的工资也是一般印尼工人的2倍甚至3倍,时任搅拌站站长的丁勇觉得这个浓眉大眼的小伙子又能吃苦,干活还灵光,就把他带到了刚刚下水投入使用的搅拌船上。
  初到搅拌船,萨维尔面临着诸多挑战。复杂的设备操作让他感到眼花缭乱,各种专业术语和操作流程对他来说就像是一门门陌生的外语。但萨维尔骨子里有着一股上进的劲儿,他从不抱怨,每天总是第一个到达工作岗位,最后一个离开。他利用休息时间,仔细观察其他经验丰富的工友如何操作搅拌设备,认真记录每一个步骤和细节。每当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会虚心地向工友请教,哪怕对方的态度有些不耐烦,他也总是笑脸相迎,坚持不懈地追问,直到把问题彻底弄明白为止。
  在焊接工作方面,萨维尔更是展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刚开始练习焊接时,他的技术十分生疏,焊出的焊缝参差不齐,还经常出现焊接缺陷。但他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地拿起焊枪,在废旧的金属材料上反复练习。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进,他的焊接技术逐渐娴熟起来,能够精准地控制焊接电流和速度,焊出的焊缝均匀而牢固,得到很多中国焊工老师傅的称赞。
  随着时间的推移,萨维尔不满足于仅仅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他渴望学习更多的知识,以便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发现项目上有不少来自中国的技术人员,他们有着先进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但苦于语言不通,交流起来并不容易。于是,萨维尔萌生了学习中文的想法。
  他开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中文。搅拌船上人少,刚好给了萨维尔很多一对一跟随中国管理人员学习中文的机会,每天缠着他的“师傅们”练中文。尽管他的发音并不标准,常常引得周围的工友发笑,但哪怕只是简单的问候和日常用语,他也不放过任何一个练习的机会。渐渐地,萨维尔的中文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但他依然不满足,直到能够与中国同事进行较为流畅的沟通交流。这也为他更加深入地学习搅拌船上各种设备的专业知识和维修技术提供了便利。
  搅拌船俨然成了萨维尔的第二个家。在项目工作的叁年间,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工作。他熟悉船上的每一个角落,全力以赴完成每一次搅拌混凝土的任务。在自下而上的推荐下,萨维尔被评为2024年2季度十佳员工。
  在萨维尔的努力下,家里的经济状况逐渐得到改善,他用自己的积蓄在村里盖上了一座大大的房子。他说,这座房子不仅成为村里的一道风景,也是他用奋斗迈出幸福之路的象征。
  如今,萨维尔已经成为搅拌船上的多面手。他不仅能够熟练地操作搅拌设备,精准地进行焊接工作,还能够迅速地排除设备的各种故障。他的中文水平也让他在项目上成为连接印尼工友和中国团队的一个“桥梁”,经常协助双方进行沟通和协调。
  萨维尔的故事在村里流传开来,他成为村民心目中的榜样。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勤奋好学的态度,即使出身平凡,也能在“一带一路”的大舞台上闪闪发亮,也能带着家人一起踏上幸福之路。(赵隆华)